旅行,其實也是一種任性的享樂
住在台灣這個城市好歹都幾十年頭了,
從北部到中部到南部移居了不少城市,
除了每天讀書或工作外,幾乎沒時間好好看看居住的城市
自從兩年前來到了澳門居住後,居然發現,台灣的每的城市,每個角落,
都是有個動人的故事,也才回頭發現台灣的美,實在慚愧
以前在台灣小旅行,都是一大票好朋友,
無論機車,開車環島,火車,巴士的旅行方式,
都只是為了年輕時該做些衝動事而出發
然而現在的心情,完全是有別以往進行旅行的方式
台灣前幾年開始不斷提倡著慢活,腳踏車旅行,輕食,環保
口中碎唸著的慢活,不代表真的是慢活,
慢活是自覺性的,不是自我感覺慢活
而是漸而推行著慢食、慢工、慢動、慢性、慢療,和慢閒運動,
以一種正常而平衡的速度生活著
現代人,習慣了以快速來達到目的性,
但往往忘了放慢腳部甚至停下來看看腳邊的美景
每次的出遊也都已絕對不能白來
甚至少看任何景點或徒留浪費感而急著跑東跑西
但當你放慢了腳步看看腳下的世界,
深呼吸一口氧氣,微笑,發現世界會整個不同
每次出發無論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
就算去了兩三次,都是不同感受,不同心情,不同故事
每一次的旅行,也都是人生中的一種體驗,一種昇華.
隨著年紀的改變,也漸漸的將旅行演變至慢活步調,
甚至找尋一些無人知曉的巷弄街道的咖啡館
常客才耳傳的感人二手書店,每家店,每條街道,每個擦身而過的微笑,
每個轉角裡,一定會有些驚喜等著我們
而這次介紹的是什麼充滿慢活的地方呢?
是介紹宜蘭縣鐵路的線路-->侯硐
「宜蘭線鐵路部分包含」→暖暖、四腳亭、瑞芳、侯硐、三貂嶺、牡丹、雙溪、貢寮、福隆 等站。
侯硐也是個台灣人都幾乎知道的地方,
但說實話,這個地方真的是莫名的就出了名的,
真正來到這裡的人其實也並不多,
畢竟這裡和繁華的都市完全相反,
習慣了熱鬧擁擠的都市人,很難會適應這裡完全迥然不同的世界
如果厭倦了都市裡的繁雜,想找個寧靜的避難所,
這裡是絕對是特別的選擇,和都市相比,
完全不能相信這裡也是台灣的一部分
@侯硐舊名為”猴洞”,因山中洞穴多藏有猴群,幾經演變猴洞便成為該地地名。因為不太好聽,在民國51年4月1日改站名為侯硐(轉載網路資料)
如今,現在的侯硐消失了猴群,侯硐僅剩下的是什麼?
只有煤,貓,和藹稀少的居民和漸漸消失的殘骸古味,
一片片翠綠的草叢,山瀾,掩蓋住所有的過去,散發著一種遺世獨立的滄桑感,我迷戀這種感覺
任何人可以在這站用最緩慢的步伐,四處遊走晃盪..
但可惜,初次來的時候正是東北季風所以雨下不停,
也聽說九份金瓜石平溪這帶一年有1/3都在下雨,
連司機先生都抱怨連連已經一個多月沒停雨,
綿密又濕的雨下的令人容易心煩氣躁,
心裡更是擔心,那些貓貓會不會就躲起來了?拍照影響很大?
如果妳是剛剛從熱鬧台北街頭來到這裡,
出了侯硐站後,一下車先是會被這裡的景色先震住,
一座座的山,翠綠一片,殘橋,鐵路,沒有高樓,沒有過度開發中的現象,
和那過度擁擠的台北鬧區完全相反,
像仙境,只透露出一種寧靜紓緩的氣息.
當站在至高點,可以很清楚的看見一條長長的天橋和鐵支路很直接就把侯硐劃一為二,看清楚整個小鎮就坐落在高聳的山腳下.
左邊前站是往侯硐市區,但因為時間關係,
回台北的車班緊湊,又間隔幾小時,
所以沒來得及往前站,所以右轉沿著樓梯走,
穿過長廊就可以到達侯硐的貓村.
沿路的天橋上都有很多彩繪貓,增添了很多可愛的氣息,
令人更是期待著,會看見多少貓?
進入貓村應該要遵守村民訂下的規矩,
為了愛護這些貓貓,從這些條款下可以看見村民們多愛這些貓
到處充滿著貓咪牆繪,都是依照當地的貓的特徵畫下的
這裡沒有什麼人煙,可能下雨,甚至連村民都沒什麼見到,
遊客也稀少,都是些年輕人和一些外國朋友專程來這拍貓.
侯硐這裡的小巷弄,錯綜複雜,每條小路上都有幾隻貓不怕生的靠近妳,
每個轉角都要意想不到的驚喜
踏進入口處已經有隻貓愉悅的歡迎遊客來臨了
侯硐因煤礦富裕,雖也因煤礦沒落,
但在這裡多了幾隻貓後,讓人們重新認識了這個地方,
也讓這地方活了起來,還有住著幾戶愛心的村民和志工,
把這些貓當寶貝的飼養著,
讓牠們在這裡完全受到保護,並珍惜,
這裡的村民甚至可以叫出每隻貓的名字呢~
所以愛貓的朋友們,一定要來這裡朝聖牠們完全不怕人,
相反的一定會靠近撒嬌
宜蘭縣的火車班次並不多,所以出發前一定要先查清楚,才不會乾等
台北《-》侯硐(區間快車)NT57元
瑞芳《-》侯硐(區間快車)NT18元
道處都有這樣貼心的指標,告訴所有愛貓人的小知識
這張是我最喜歡的,長長的睫毛,羞澀溫柔的望著屋裡的主人
像個皇后
每隻貓的庸懶感都令人舒服了起來,完全不怕管下雨令人煩躁感
嘿~!想跟我走嗎?
牆壁的顏色很鮮艷,完全和貓成了對比
完全不怕人呢
牆壁的畫完全按照貓咪的樣子